小米集團2024年ESG報告分析:產鏈向綠,治理向穩,智能向實
2025-10-21 19:05

《小米集團2024年環境、社會及管治報告》系統呈現了公司在“人車家全生態”戰略下的可持續發展實踐。報告遵循港交所ESG報告守則要求,同時參考GRI、IFRS S1/S2、SASB等國際披露框架,附有關鍵績效數據及指標索引,並經獨立第三方審驗。整體體現出小米從“合規披露”向“戰略融合”的轉型特征。

作為全球領先的消費電子及智能制造公司,小米於2024年通過推出Xiaomi SU7 系列完成“人車家全生態”戰略閉環,並發布了萬物互聯的公有底座「澎湃 OS 2」操作系統和 AI 智能助手「超級小愛」,憑借三項關鍵技術革新——HyperCore、HyperConnect 和 HyperAI,將用戶體驗提升至新高度。報告期內,公司依據“雙重重要性”原則識別關鍵議題,其中高重要性議題包括科技探索與普惠、產品與服務質量、可持續供應鏈、可持續AI等,反映了企業在高速成長與責任並重之間的平衡路徑。

環境維度

小米持續深化低碳轉型戰略,設定到2040年實現自身運營層面碳中和、100%使用可再生能源,並在2050年實現價值鏈凈零排放的目標。值得肯定的是,公司已形成定期審查環境目標進展的機制,相關內容在《小米集團2024年TCFD報告》中進一步披露。

截至2024年底,小米已完成18款典型產品(包括13款智能手機、1款可穿戴設備及4款智能家電)的全生命周期碳足跡測算。Xiaomi SU7憑借出色的低碳性能,榮獲“2024年中國汽車低碳領跑者車型——C 級純電動轎車冠軍”,展現出在綠色制造與產品創新方面的領先水平。

值得註意的是,報告披露的“單位營收溫室氣體排放量(0.57 噸CO₂e/百萬元人民幣)”實則僅涵蓋範圍1與範圍2排放,未包含範圍3間接排放,指標定義略顯模糊。盡管公司隨後在補充文件中披露了範圍3數據,但主報告中該表述仍可能造成理解偏差。根據《2024年度小米集團溫室氣體盤查報告書》,公司GHG排放總量(範圍1+2+3)為10,787,758噸二氧化碳當量,同比增長7.8%,其中範圍3占比高達98%,仍為主要排放來源。

在供應鏈減碳方面,小米正逐步構建綠色供應鏈生態。公司面向智能手機近300家一級供應商開展溫室氣體排放數據核查,並支持其設定氣候目標。其中,111家已設立碳減排目標,83家使用綠色電力,24家加入科學碳目標倡議組織(SBTi)。在智能電動車供應鏈中,一級供應商平均綠電使用比例已達43%,並計劃在2025年提升至50%以上。

同時,小米堅持“減量化、再利用、可循環”的3R原則推動循環經濟發展。2024年,公司在八款智能手機包裝中使用紙托替代塑托,整體去塑化比例提升約15%,覆蓋100%國際市場與70%國內市場;全球範圍回收電子廢棄物約19,698噸,累計完成2022–2026年五年回收目標的95.94%。這些舉措顯示公司正從產品端和供應鏈端雙向推進綠色生產體系建設。

社會維度

小米將“科技普惠”與“責任創新”作為社會責任核心主線,圍繞員工發展、供應鏈治理及社會公益形成較為系統的責任體系。截至2024年底,公司全職員工43,688人,女性占比30%;海外員工2,045人,本地化率約89%。員工滿意度均值由8.8升至9.1,其中高滿意度員工占比73.3%。公司持續完善多元平等雇傭體系,強化人才培養與安全生產,報告期內未發生重大EHS事故或安全處罰事件。

供應鏈方面,小米全年完成611家供應商現場審核,所有問題點均已整改,對未按期整改環境與安全問題的兩家供應商終止合作。公司承諾不使用來自受沖突影響或高風險地區(CAHRAs)的礦產,2024年完成一級及部分二級供應商的沖突礦產盡職調查,反饋率達100%。

在社會公益領域,小米在科技創新與人才培養方面規劃捐贈超17億元,累計支持全國65所高校,資助13,541名學生和805名青年學者;鄉村振興項目“影像南屏”帶動村集體收入增長27%,培育40名“鄉村經紀人”。同時,公司持續完善無障礙設計和老年友好模式,推動科技普惠與社會包容。

治理維度

小米集團通過運營管理、合規管理、風險管理與內部控制系統協同,形成ESG風險閉環。2024年,公司新任命一位女性獨立董事及兩位女性高管,進一步提升治理多元化。全年反腐敗專項培訓覆蓋27家分子公司,舉辦反壟斷與反不正當競爭培訓逾50場,查處貪腐案件36起,其中8起移送司法,展現“零容忍”態度。

在品牌治理方面,小米加強知識產權與市場秩序維護。2024年,集團在國內平臺成功下架侵權鏈接逾50萬條;協同海關查扣假貨27萬件,協助執法機構查處假貨超過64萬件。

此外,公司建立了完善的可信賴管理體系,包括數據保護技術、標準化流程和規範、評估和審查機制等。截至報告期末,搭載小米可信 Al 服務的 操作系統及其內置應用,已通過全球領先的數據隱私管理公司TrustArc 的審查和驗證。集團還建立了用戶參與、內部審計和持續評估等保證機制,以確保公司的算法和操作流程在各種情況下的安全性、隱私性、公平性和可解釋性。小米在治理層面實現了由“風險防控”向“信任建設”的延展。

總體來看,小米集團2024年ESG報告在內容完整性、披露規範性與結構邏輯上表現突出,信息架構完善,具備較高透明度。值得肯定的是,小米已實施ESG信息控制流程,並通過第三方審驗增強披露可信度。然而,報告整體仍以“合規導向”為主,趨勢分析與績效深度不足,部分數據顆粒度有待提升。公司在EcoVadis企業社會責任評級中連續兩年獲“金牌”,位居全球行業前2%;在MSCI ESG評級中雖升至BBB級,但與國際領先科技企業仍有差距。未來,小米可進一步強化集團層面ESG數據治理系統,深化AI倫理治理與綠色智能制造實踐,推動ESG從“合規披露”邁向“價值創造”。

作者:Qing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