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集团2024年ESG报告分析:产链向绿,治理向稳,智能向实
2025-10-21 19:05

《小米集团2024年环境、社会及管治报告》系统呈现了公司在“人车家全生态”战略下的可持续发展实践。报告遵循港交所ESG报告守则要求,同时参考GRI、IFRS S1/S2、SASB等国际披露框架,附有关键绩效数据及指标索引,并经独立第三方审验。整体体现出小米从“合规披露”向“战略融合”的转型特征。

作为全球领先的消费电子及智能制造公司,小米于2024年通过推出Xiaomi SU7 系列完成“人车家全生态”战略闭环,并发布了万物互联的公有底座「澎湃 OS 2」操作系统和 AI 智能助手「超级小爱」,凭借三项关键技术革新——HyperCore、HyperConnect 和 HyperAI,将用户体验提升至新高度。报告期内,公司依据“双重重要性”原则识别关键议题,其中高重要性议题包括科技探索与普惠、产品与服务质量、可持续供应链、可持续AI等,反映了企业在高速成长与责任并重之间的平衡路径。

环境维度

小米持续深化低碳转型战略,设定到2040年实现自身运营层面碳中和、100%使用可再生能源,并在2050年实现价值链净零排放的目标。值得肯定的是,公司已形成定期审查环境目标进展的机制,相关内容在《小米集团2024年TCFD报告》中进一步披露。

截至2024年底,小米已完成18款典型产品(包括13款智能手机、1款可穿戴设备及4款智能家电)的全生命周期碳足迹测算。Xiaomi SU7凭借出色的低碳性能,荣获“2024年中国汽车低碳领跑者车型——C 级纯电动轿车冠军”,展现出在绿色制造与产品创新方面的领先水平。

值得注意的是,报告披露的“单位营收温室气体排放量(0.57 吨CO₂e/百万元人民币)”实则仅涵盖范围1与范围2排放,未包含范围3间接排放,指标定义略显模糊。尽管公司随后在补充文件中披露了范围3数据,但主报告中该表述仍可能造成理解偏差。根据《2024年度小米集团温室气体盘查报告书》,公司GHG排放总量(范围1+2+3)为10,787,758吨二氧化碳当量,同比增长7.8%,其中范围3占比高达98%,仍为主要排放来源。

在供应链减碳方面,小米正逐步构建绿色供应链生态。公司面向智能手机近300家一级供应商开展温室气体排放数据核查,并支持其设定气候目标。其中,111家已设立碳减排目标,83家使用绿色电力,24家加入科学碳目标倡议组织(SBTi)。在智能电动车供应链中,一级供应商平均绿电使用比例已达43%,并计划在2025年提升至50%以上。

同时,小米坚持“减量化、再利用、可循环”的3R原则推动循环经济发展。2024年,公司在八款智能手机包装中使用纸托替代塑托,整体去塑化比例提升约15%,覆盖100%国际市场与70%国内市场;全球范围回收电子废弃物约19,698吨,累计完成2022–2026年五年回收目标的95.94%。这些举措显示公司正从产品端和供应链端双向推进绿色生产体系建设。

社会维度

小米将“科技普惠”与“责任创新”作为社会责任核心主线,围绕员工发展、供应链治理及社会公益形成较为系统的责任体系。截至2024年底,公司全职员工43,688人,女性占比30%;海外员工2,045人,本地化率约89%。员工满意度均值由8.8升至9.1,其中高满意度员工占比73.3%。公司持续完善多元平等雇佣体系,强化人才培养与安全生产,报告期内未发生重大EHS事故或安全处罚事件。

供应链方面,小米全年完成611家供应商现场审核,所有问题点均已整改,对未按期整改环境与安全问题的两家供应商终止合作。公司承诺不使用来自受冲突影响或高风险地区(CAHRAs)的矿产,2024年完成一级及部分二级供应商的冲突矿产尽职调查,反馈率达100%。

在社会公益领域,小米在科技创新与人才培养方面规划捐赠超17亿元,累计支持全国65所高校,资助13,541名学生和805名青年学者;乡村振兴项目“影像南屏”带动村集体收入增长27%,培育40名“乡村经纪人”。同时,公司持续完善无障碍设计和老年友好模式,推动科技普惠与社会包容。

治理维度

小米集团通过运营管理、合规管理、风险管理与内部控制系统协同,形成ESG风险闭环。2024年,公司新任命一位女性独立董事及两位女性高管,进一步提升治理多元化。全年反腐败专项培训覆盖27家分子公司,举办反垄断与反不正当竞争培训逾50场,查处贪腐案件36起,其中8起移送司法,展现“零容忍”态度。

在品牌治理方面,小米加强知识产权与市场秩序维护。2024年,集团在国内平台成功下架侵权链接逾50万条;协同海关查扣假货27万件,协助执法机构查处假货超过64万件。

此外,公司建立了完善的可信赖管理体系,包括数据保护技术、标准化流程和规范、评估和审查机制等。截至报告期末,搭载小米可信 Al 服务的 操作系统及其内置应用,已通过全球领先的数据隐私管理公司TrustArc 的审查和验证。集团还建立了用户参与、内部审计和持续评估等保证机制,以确保公司的算法和操作流程在各种情况下的安全性、隐私性、公平性和可解释性。小米在治理层面实现了由“风险防控”向“信任建设”的延展。

总体来看,小米集团2024年ESG报告在内容完整性、披露规范性与结构逻辑上表现突出,信息架构完善,具备较高透明度。值得肯定的是,小米已实施ESG信息控制流程,并通过第三方审验增强披露可信度。然而,报告整体仍以“合规导向”为主,趋势分析与绩效深度不足,部分数据颗粒度有待提升。公司在EcoVadis企业社会责任评级中连续两年获“金牌”,位居全球行业前2%;在MSCI ESG评级中虽升至BBB级,但与国际领先科技企业仍有差距。未来,小米可进一步强化集团层面ESG数据治理系统,深化AI伦理治理与绿色智能制造实践,推动ESG从“合规披露”迈向“价值创造”。

作者:Qinger